报恩 一-《炮灰的人生[快穿]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她嫁的人家兄弟姐妹四个,她男人是老三,底下还有个小姑子。村里没娘家的姑娘总会被人低看一眼,蒋翠苗嫁的同样是庄户,比蒋大伯家稍微富裕一点,算是高嫁,平时没少被婆家磋磨。加上她男人不得家里长辈疼爱,干的活最多,挨的骂最多,吃的确实最少的。

    男人都这样,蒋翠苗就更别想有好日子过了。进门后生了个女儿,更是被婆婆横挑鼻子竖挑眼,反正,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。

    村里人喜欢男丁,但有些人家也不嫌弃女儿。蒋翠苗夫家余家正是如此。不过,那也只是余母不嫌弃她的女儿而已。

    蒋翠苗女儿从生下来起就不得家里疼爱,加上蒋翠苗自那之后就没了喜信,日子更是难过。反正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她的。这人倒霉到一定程度就会转运,在女儿三岁那年,她又有了身孕。

    有了身孕之后,平时看她不顺眼的婆婆也要多少照顾她一些。遇上秋收,便不用跟着男人下地扛粮食,而是只搬一些轻省的东西。而那点事,家里人顺手就带回来了。余母怕她偷懒,便让她去山上砍柴,顺便找些野菜。

    蒋翠苗在砍柴时,碰上了一个受伤的年轻男人。当时他晕倒在林子里,身着绸衫,头上戴着玉冠,腰上也有玉佩,反正她长这么大就没看到过那么富贵的人。

    她也听过画本里那些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故事,再不济也能拿到点好处……又有人追了过来。她那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,脑子一抽,将找来准备用来引火的干草盖在了男人身上,在那伙人过来时问及男人的行踪时,她已经后悔了。

    不过,事已至此,要是让他们发现自己试图救人,大概自己也活不了。因此,她哆哆嗦嗦地随便指了个方向。

    等那些人走了,蒋翠苗吓得不轻,但想着救人救到底,惊吓已经受了,要是没得好处,岂不是很不划算?

    于是,她把男人肚子上的伤包扎过一遍后,一咬牙,扯了玉佩回家。

    她想得明白,自己担了风险,要一点酬劳不过分。

    说是去砍柴的,去了半天柴没带回来,自然是交不了差的。余母一追问,蒋翠苗就把事情说了。

    当时被骂得狗血淋头,不过,当余母看到那枚翠绿剔透的玉佩,咒骂就变成了夸赞。想着把人撂在山上不是个事,还想去把人接回来。带着几个儿子一去,发现人已经不在,当时万分惋惜。

    不过,有了玉佩,也不算是白做工。

    一日后,有一个精壮的汉子到了家里,想要讨回玉佩。又问及救命恩人,还说家里的夫人会亲自上门相谢。

    可余母不知怎么想的,细细问过儿媳前因后果后,在夫人上门时,只说那干草是自己女儿捡的,人也是女儿救的。

    再后来……

    “翠苗,你在哪儿呢?”外头响起了余母的声音。

    楚云梨被惊醒,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余母吩咐:“赶紧把茶水送来啊。夫人走了一路,正渴着呢。”又回头冲坐在主位的夫人笑道:“我们农家只有粗茶,夫人可别嫌弃。”

    楚云梨端着准备好的托盘出门,一眼就看到了主位上四十岁左右的夫人。

    夫人摆了摆手:“怎会嫌弃?这一次多亏了你们救人。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,但无论哪个地方都有好人。”

    很是感慨的样子。

    余母接过楚云梨寄过来的托盘,眼神示意她出门。又亲自送到了夫人旁边,倒了一杯茶,赔笑道:“是这个理,我们家贫,但自小就教导孩子助人为乐,路见不平该帮就帮。那天我女儿搬干草回来,无意中看到路旁的伤者,又听到有人呼喝,来不及多想就把草盖在了人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说救人的是个女子,更是难得。”夫人赞道:“换了别人,怕是掉头就跑。”

    当时蒋翠苗确实想掉头就跑来着。

    余母振振有词:“别人我不知道,我女儿肯定不会干这种事。”说到这里,她余光瞥见楚云梨还站在边上杵着,眼神凌厉地瞪了过来,下巴点了点外面。意思让楚云梨去外头等着。
    第(2/3)页